
全县年轻干部、新提拔干部、关键岗位干部警示教育座谈会讲话
……(开头部分已省略275字)
一、深刻认识严峻复杂形势,时刻保持“赶考”的清醒和坚定,切实增强拒腐防变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
当前,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但形势依然严峻复杂。_纪委、省纪委全会反复强调,腐败滋生的土壤和条件尚未根除,遏制增量、清除存量的任务依然艰巨。具体到我们某某县,作为邢台市的经济大县、人口大县,产业基础雄厚(如光伏新能源、电线电缆、纺织服装、机械制造等),发展势头强劲,项目多、资金量大、经济活动频繁,这既为干部干事创业提供了广阔舞台,同时也意味着廉洁风险点相对集中,面临的诱惑和考验更为直接。从近年来我县查处的案件来看,呈现出一些需要高度警惕的特点:
“低龄化”现象不容忽视。一些年轻干部刚踏上重要岗位不久,就因理想信念滑坡、纪法意识淡薄而“早节不保”。他们往往学历高、能力强,但社会阅历浅、党性锻炼不足,面对“围猎”缺乏定力,容易在所谓“人情往来”、“小恩小惠”中迷失方向,从“第一次”的忐忑发展到后来的肆无忌惮。
“岗位化”风险日益凸显。关键岗位干部掌握着政策执行、项目审批、资金拨付、执法监管等重要权力。权力集中、监督缺位的地方,往往就是腐败的高发区。行政审批、工程建设、资源开发、公共资源交易、财政资金管理、执法司法等领域,依然是腐败易发多发的“重灾区”。一些新提拔干部进入权力核心圈后,未能及时调整心态、筑牢防线,反而把新岗位当作谋取私利的“新平台”。
“隐蔽化”“新型化”趋势增强。腐败手段更加隐蔽复杂,通过“影子公司”、“虚假交易”、“期权腐败”、利用职权或影响力“提篮子”、“白手套”等方式规避监管。有的打着“服务企业”、“推动发展”的旗号搞利益输送;有的在惠民惠农资金上“雁过拔毛”、“优亲厚友”;有的“不吃公款吃老板”、“不收现金收电子礼品卡、虚拟货币”。这些都给我们的监督执纪带来了新的挑战。
仅展示767字,全文共4737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