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十要”经验感悟分享

文秘攻略

……(开头部分已省略261字)

一是要有高尚的情怀和高远的志向。

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主张“读书在得道利民”。司马光在《与薛子立秀才书》中谈道:“士之读书岂专为利禄而已哉?求得位而行其道以利斯民也。国家所以求士者,岂徒用印绶粟帛富宠其人哉?亦欲得其道以利民也。”

司马光认为,读书要超越一己私利,明大道、求利民。读书既要有高尚的情怀,还要有高远的志向。汉魏之际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徐干,明确提出“志者,学之师也”。

徐干在《中论》中谈道:“故虽有其才而无其志,亦不能兴其功也。志者,学之师也;才者,学之徒也。学者不患才之不瞻(通赡,丰富),而患志之不立。是以为之者亿兆,而成之者无几,故君子必立其志。”在这里,徐干提出了学习中志向与才学关系的重要问题。他认为,志是第一位的,才是第二位的。有的人虽有天赋才学,却没有远大志向,因而还是不能够建功立业。只有立志于学,坚持不懈,才能学有所成。

二是要培育崇高的道德操守。

战国末期哲学家、教育家荀子是先秦时期关于阅读理论的集大成者,他的许多观点对我们很有借鉴意义。荀子在《劝学篇》中提出:“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参省”即反省、考察。

他认为,君子只有广泛地学习,每天省察自己,才会积善成德,见识高明,行为不会出错。荀子关于“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的观点告诉我们,积累知识是手段,培养道德操守、涵养君子人格是目标。明确了学习的目标,才会做到博学多闻,永不停步!

仅展示631字,全文共3404

请登录后继续
相关文档
写材料如何思考?只有想到,才能写到

我一直主张,想写好文稿一定要注重思维训练,因为写作最终是思维的较量,倘若你不会思考或思维方式不对,实际写将起来是非常吃力的。于是,朋友们经常问到我写作思维的训练问题。为了给大家思维的启发,我在线下讲《公文写作的十大思维方式》,同时也在公众号里做一些探讨。

人民日报教你写开头和结尾(12例)

开头:“用双手成就梦想”,是很多人奋斗拼搏的写照。也有一些人,在用另一种方式托举着希望。不久前,一位名叫彭超的无臂少年,在研究生复试考场用脚写字,最终考入同济大学。考场上,弯曲的身体、认真的神情、执着的眼神,让奋力的书写绽放希望,让多年的坚持开花结果。

笔杆子公文高手的“八个绝招”

古人云: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学习至关重要,公文写作是直接运用语言和思想为对象,提出工作思路和要求,不学习就是一潭死水,学习是思想的生长素。

谈谈公文写作的积累问题

最近,有读者朋友跟我吐槽说,写材料时没东西可写,三两句话写完就不知写什么了,看别人文思泉涌,说法一套一套、金句一串一串,像竹筒里倒豆子,哗哗哗的出来。问我有没有什么诀窍?说实话,我从不给人推荐任何诀窍,因为我不鼓励投机取巧,实在要说就是:下笨功夫。

公文材料写作辅导培训班讲课提纲

本文是某县县委研究室一次读书班上,关于公文写作辅导方面的培训提纲(通讯提纲)。建议深研此文,跟着文章脉络,从“定位、学习、心态”三个方面,思考“如何敲开材料的大门”,以求“让思想行走在巅峰之上”。

最近上新
2025年贯彻落实《中国_国有企业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试行)》情况报告(3篇)

对国有企业党组织工作作出全面规范,是新时代加强国有企业党的建设的基本遵循。五年来,xxx分公司严格按照《条例》要求,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不断提升党建工作质量,推动党建工作与公司经营深度融合,取得了显著成效。

县委贯彻落实《干部教育培训规划(2023-2027年)》情况中期评估报告(5篇)

经过三年来的扎实推进,我县干部教育培训在系统谋划、资源整合、质效提升等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各项主要任务指标完成进度均达到或超过xx%,为服务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政治保证和干部人才支撑。

市委关于贯彻落实《干部教育培训规划(2023-2027年)》实施情况评估报告(2篇)

本评估报告旨在系统梳理评估2023年以来xx市贯彻实施《规划》的进展成效、存在问题与难点堵点,并提出针对性改进建议,为推进全市干部教育培训工作高质量发展、更好地服务和保障xx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实支撑。

集中整治问题整改“回头看”专题会议讲话(2篇)

这是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委、市委最新决策部署的政治要求,也是我们总结经验、查摆不足,推动作风建设向纵深发展,确保学习教育善始善终、善作善成的关键举措。

机关单位深入贯彻__精神学习教育“回头看”情况报告(8篇)

通过系统性复盘和实效性检验,推动全局党员干部在守护国家秘密安全的岗位上,持续锤炼优良作风,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防线,以优良党风政风引领保密事业高质量发展。现将有关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