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市校园餐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警示教育大会讲话
……(开头部分已省略222字)
一、以案为鉴,深刻汲取典型案例的惨痛教训
近期,省纪委监委通报的x起“校园餐”领域违纪违法案件,涉及食材采购、经费管理、操作规范等多个环节,暴露出部分单位责任虚化、监管缺失、作风漂浮等突出问题。这些案例警示我们,校园餐安全无小事,任何环节失守都可能引发系统性风险。
(一)食材安全失守,“毒奶粉”式悲剧仍在重演
典型案例1:2024年10月,x市x区x学校食堂因运输存储不当,导致x公斤猪肉变质,挥发性盐基氮超标x%,x名学生出现腹泻症状。经调查,该校委托无资质企业承包食堂,未履行报备程序,对食材验收、加工环节失管失控,最终引发群体性食品安全事件。事件曝光后,校长、区教体局局长等x名责任人被严肃处理,承包企业被罚款x万元。
典型案例2:2024年,x省x市查处某中学食堂采购过期冻品案件,查获2015年生产的进口冻牛肉x箱,涉及金额x万元。经查,该校后勤主任与供应商勾结,长期收受回扣,将过期食材混入学生餐,导致x%的学生营养摄入不达标。
警示启示:食材安全是校园餐的“生命线”,任何环节的疏忽都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从案例看,部分学校对供应商资质审查不严、索证索票制度形同虚设,甚至存在“以包代管”“一包了之”现象,必须引以为戒。
(二)经费管理失控,“硕鼠”啃食学生“保命钱”
典型案例1:2021年至2024年,x市x县二中校长x通过虚报食材采购量、压低教师餐费标准等手段,截留套取膳食经费x万元,占食材费总额x%。学生实际吃到嘴里的不足x%,体质健康达标率下降x%。案发后,当地纪委监委立案审查调查x人,追回赃款x万元。
仅展示672字,全文共3946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