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四”表彰大会讲话
……(开头部分已省略269字)
一、“指引方向”:领导干部要做青年前行的引领者、激励者、呵护者
一个地区青年的精神风貌和发展态势,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领导干部的“育人”理念和方法。我们常说“培养优秀青年是重要的责任和成就”,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关键在于做到“引、促、护”。
一是以理想为灯,在思想上“引”青年立大志。青年最需要的是什么?是理想的指引、是前进的方向。当前,部分青年存在“动力不足、目标不明”的问题,在信息洪流中迷失,在现实压力下彷徨,并非不愿努力,而是不清楚努力的方向。领导干部要善于在青年迷茫时为他们点亮“指明灯”。要深入阐释理想与现实的关系,用_奋斗历程、自己的成长经历,引导他们认识什么是有价值的人生,什么是扎实稳健的进步。我们不能以刻板的说教对待青年,而要用他们易于接受的语言讲述“有意义的故事”,用身边的鲜活事例阐述“能共鸣的道理”,将组织的期望、政策的导向转化为他们“愿意听、乐意信、积极做”的行动指南。
二是以实践赋能,在工作中“促”青年长才干。“给任务”并非“甩包袱”,而是“搭舞台”。如今,一些青年“看似忙碌,实则成长缓慢”,从事着常规性工作,缺乏核心业务的锻炼。我们要将重要的工作任务交付给青年,让他们在“困难区”磨砺、在“复杂环境”中成长,将挑战转化为能力提升的“催化剂”。比如,是否在重点项目、创新领域设立青年“先锋岗”?是否在经验交流会上邀请青年分享见解?是否在人才选拔中优先考虑“有实际成果、有突出表现”的青年?这些举措,将决定我们“培育新一代”的成效。
仅展示639字,全文共2034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