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办公室警示教育专题党课:筑牢抵制违规吃喝防线 敲响清正廉洁警钟
……(开头部分已省略229字)
一、“舌尖上的‘微腐败’”不是“小事小节”,而是“大是大非”
__在__纪委三次全会上明确指出:“要持续深化落实__精神、纠治‘四风’,坚决反对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违规吃喝看似是“吃顿饭、喝杯酒”的生活小事,实则是“破纪破法”的开端,是腐蚀党员干部的“糖衣炮弹”,更是破坏政治生态的“隐形推手”。
第一,违规吃喝是“围猎”干部的“突破口”。办公室作为单位对外联络的“桥头堡”,日常需要对接上级部门、兄弟单位、服务对象,不可避免涉及公务接待。但个别同志对“接待标准”的边界模糊,认为“吃点喝点是人情往来”“不拿现金就是小问题”。比如,去年某县纪委通报的案例中,某单位办公室主任张某在接待上级调研时,以“体现重视”为由,超出标准安排高档菜肴,饭后又接受管理服务对象赠送的本地特产,最终被党纪处分。这警示我们:违规吃喝的背后,往往是别有用心者“投其所好”的试探——今天请你喝的是“茅台”,明天可能就让你办“违规审批”;今天和你“称兄道弟”,明天就可能拉你“下水捞钱”。
第二,违规吃喝是“四风”问题的“重灾区”。从_纪委国家监委公布的2024年上半年数据看,全国共查处享乐主义、奢靡之风问题2.3万起,其中违规吃喝问题占比达31.7%,且呈现“隐蔽化、碎片化”趋势:有的借“调研考察”之名搞“公款旅游+聚餐”;有的以“工会活动”为幌子超标准发放餐补;还有的利用“电子红包”“私车加油”等方式冲抵餐费。这些行为表面看是“擦边球”,实则是“顶风上”。就我们单位而言,虽然近年来未发生重大违规吃喝问题,但去年内部督查发现,个别科室存在“公务接待清单填写不规范”“超标准安排本地特色菜”等问题,虽未达到纪律处分标准,但暴露出我们在制度执行上的“松劲”。
仅展示713字,全文共3431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