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党课:党员干部应做群体中的“明白人”
……(开头部分已省略511字)
信仰是文明的基础、努力的源泉、前进的目标。我们每一个人,都会存在于某一个群体之中。如果群体中的每一个成员,都能够胸怀坚定信仰,拥有高瞻远睹的格局,那么这个群体会因为信仰的力量而舍身取义。“扫雷英雄”杜富国,始终把忠诚和信仰刻在心中,以“让我来”的使命担当,不畏艰苦、不惧生死,用鲜血书写了“四有”新时代革命军人的荣光。每一名党员干部,要积极主动去引领群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唯有群体具有正确的价值观,社会才会愈发向上,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才会稳定进步。
二、意识里,做一名求尚德、健人格的“明白人”
人无贵贱之分,但人格有高下之别。高尚的人格能够让自身信而有威,卑劣的人格能让自己无威无信。一个充满人格魅力的人,蕴于内而显于外,外在与内在的统一,才智与情愫的融合,行为与修身的一致。唯高尚品德、健全人格、独到见解,才能在群体中濯清涟而不妖,近淤腐而不染,弃无稽言语、离“乌合”影响。老英雄张富清60多年深藏功名,用自己朴实纯粹、淡泊名利的精彩人生,为广大党员干部树立了优秀的学习榜样。
养德者得心,正身者得人。个体追求高尚的品德,拥有独立健全的人格,才能在群体焕发出其崇高行为。处在众多群体中的每一名党员干部,应该充分发挥群体难能可贵的品质,即以名誉、光荣、爱国主义为号召,使群体表现出极崇高的献身、牺牲和不计名利的举动。播下一种人格,收获一种命运。这才出现在革命战争年代,工农群众文化不高,对马列原理知之不深,但为什么_人能“唤起工农千百万”?邓小平同志曾一语道破:“_人干事业,一靠真理的力量,二靠人格的力量。”当年,面对众多佃农,彭湃毅然烧毁地契,抛却“鸦飞不过的田产”;方志敏掌管数百万革命经费,自己却身无分文……读懂了革命先烈的人格底蕴,才能真正理解他们带领群众革命的魅力所在、成功所能。
仅展示775字,全文共2395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