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民法典》研讨会讲话
……(开头部分已省略220字)
一、以“探骊得珠”的敏锐把握《民法典》要义,筑牢法治根基
(一)深刻领会《民法典》的时代意义。《民法典》作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大成果,承载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它系统整合了我国多年来长期实践形成的民事法律规范,汲取了中华民族5000多年优秀法律文化,借鉴了人类法治文明建设有益成果,是一部体现我国社会主义性质、符合人民利益和愿望、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的法典。从生老病死到衣食住行,从婚姻家庭到生产经营,《民法典》全方位、多层次地覆盖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为人民群众的民事权利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保障,也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奠定了重要的制度基础。对于我们粮食和物资储备工作而言,《民法典》所确立的平等、自愿、公平、诚信等基本原则,以及物权、合同、侵权责任等相关规定,为我们在粮食收购、储存、流通、物资储备管理等工作中处理各类民事关系提供了根本遵循,有助于我们规范行政行为,维护市场秩序,保障各方合法权益,推动粮食和物资储备事业在法治轨道上稳健前行。
(二)精准把握《民法典》的核心内容。《民法典》内容丰富、体系庞大,共7编、1260条,各编之间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物权编明确了各类物权的归属和行使规则,保障了权利人对物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权利,这对于我们粮食和物资储备部门依法管理国有粮食和物资储备资产,确保资产安全完整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在粮食仓储设施建设、物资储备库点管理等工作中,我们要依据物权编的规定,明晰产权关系,规范资产运营,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合同编作为市场经济的基本法律规则,对合同的订立、效力、履行、变更、转让、终止等各个环节都作出了详细规定。粮食和物资储备工作涉及大量的合同签订与履行,如粮食购销合同、物资储备保管合同等。我们必须严格按照合同编的要求,审慎签订合同,全面履行合同义务,有效防范合同风险,维护合同双方的合法权益,保障粮食和物资储备业务的顺利开展。人格权编、婚姻家庭编、继承编和侵权责任编等也从不同角度对民事主体的权利保护和侵权责任承担作出了规定,这些内容虽然看似与我们的直接工作关联不大,但在处理涉及职工权益保障、企业经营纠纷等问题时,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有助于我们营造和谐稳定的工作环境和行业氛围。
仅展示970字,全文共5865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