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领导班子“以曲靖市统计造假为鉴以案促改促治”专题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材料
……(开头部分已省略585字)
一、深刻汲取曲靖案件沉痛教训,深化对纪检监察机关在树立正确政绩观中特殊使命的认识
曲靖统计造假案件,性质之恶劣、影响之深远,令人警醒。它深刻揭示了一个地方政治生态系统性、塌方式腐败的可怕图景:从领导干部政绩观扭曲、法治意识淡漠,到职能部门监督形同虚设、统计数据层层注水,再到纪检监察机关未能及时亮剑、有效阻遏,最终导致问题积重难返,酿成重大政治事件。此案如同一面照妖镜,映照出我们工作中可能存在的致命软肋:一是政治监督的敏锐性穿透力不足。未能从政治高度深刻洞察统计造假背后潜藏的严重政治危害,未能及时发现和纠治政绩观偏差这一根本性、源头性问题。二是日常监督的精准性实效性不强。对关键领域、关键岗位、关键环节的权力运行监督不够深入、不够具体,特别是对统计数据生产、审核、上报全链条的监督存在盲区。三是执纪执法的刚性力度不够。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红脸出汗”不够,对轻微违纪行为处理偏软,未能形成强大震慑,导致小问题演变成大祸患。四是“三不腐”一体推进的系统性协同性欠缺。在推动形成不敢腐的强大震慑、不能腐的刚性约束、不想腐的思想自觉上,融合贯通不够,未能有效铲除滋生统计造假的土壤。
某某县正处于推动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异龙湖保护治理、特色产业(如某某豆腐)转型升级、乡村振兴等任务艰巨繁重。确保各项决策部署落地见效,确保发展成果真实可靠,确保政治生态风清气正,纪检监察机关责无旁贷。我们必须以曲靖案件为最深刻的警示教育教材,深刻认识到,维护数据的真实性,就是维护_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捍卫统计的严肃性,就是捍卫_执政根基;查处统计造假行为,就是清除侵蚀_肌体健康的毒瘤。纪检监察机关必须站在捍卫“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高度,将监督保障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作为重大政治任务,以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坚决扛起净化政治生态、护航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历史责任。
仅展示797字,全文共7505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