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校人才工作报告
……(开头部分已省略279字)
(一)顶层设计,引才聚才。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校战略,以系统性思维构建人才工作新格局。强化党建引领,构建“党委统筹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职能部门协同联动、教学单位主体实施、全体教职工共同参与”的立体化工作体系,通过成立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修订《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管理办法》、出台《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管理办法(暂行)》等形成科学规范的人才引育机制。实施重点工程,紧密对接全市高等教育“百亿工程”部署,打造结构合理、梯次衔接的高水平人才队伍。拓宽培养路径,与北京师范大学、江南大学等知名高校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创新“需求导向-项目驱动-团队攻坚”的协同模式,着力构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成果转化有机衔接的产教融合体系。
(二)拓展渠道,靶向发力。创新柔性引智机制,突破地域、身份、体制等传统限制,通过专家工作站、项目合作等形式,柔性引进行业人才深度参与学科建设、科研攻关和硕士点培育。深化政校企协同创新,与地方政府、龙头企业共建产教融合基地,实现人才双向流动、技术协同转化。拓展立体引才渠道,构建“以才荐才”生态圈,依托校友资源,近五年成功引进高校博士近百人,形成高层次人才集聚发展的良性态势。
(三)多措并举,筑巢引凤。搭建立体引才网络,与博士研究生招聘网等5家垂直招聘平台建立战略合作,创建“线上云聘+线下直招”双轨机制。深化校地协同引智,深度对接“人到全市好风光”人才工程,近两年累计组织12个学科专班赴京津冀、长三角等地开展专项引才活动23场,精准触达目标人才群体。创新校际联动模式,与“双一流”高校就业指导中心建立定向输送机制,共建人才储备库、共享招聘信息资源。2024年度接收优质简历超2000份,大大提升了重点学科人才供需匹配度。
仅展示728字,全文共3092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