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选人用人专项整治个人自查剖析
……(开头部分已省略242字)
在理论学习的深度上,虽然对相关政策法规和重要讲话精神有所了解,但研读不够细致。例如,对于新出台的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细则,只是大致知晓条款内容,未深入探究其背后的深意以及对实际工作的具体指导意义,导致在一些复杂问题的处理上,无法迅速精准地运用理论知识。在政治站位的高度上,有时会局限于本职工作范畴,从全县乃至全国组织工作大局去思考选人用人问题的意识不够强。在制定本地干部培养计划时,较少考虑到如何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相契合,为长远发展储备复合型人才。在对选人用人正确导向的把握上,虽然明白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等原则,但在实际工作中,对干部“德”的考察方式较为单一,主要依赖于民主测评和谈话,难以全面深入地了解干部在日常工作、生活中的道德品行和作风表现。
为提升思想认识,我将制定详细的理论学习计划,每月至少精读一本关于组织工作的理论书籍,撰写读书笔记和心得体会。积极参加上级组织的政治研讨班,主动参与交流发言,拓宽视野,提升政治站位。同时,创新干部“德”的考察方式,建立干部“德”的表现档案,将日常监督、信访举报等多渠道信息纳入其中,全面立体地考察干部。
二、工作执行,程序为纲,落实为要
选人用人工作的生命力在于严格执行程序,确保公平公正。在工作执行过程中,我一直致力于遵循相关规定,推动各项工作有序开展,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在执行干部选拔任用程序方面,有时会因为工作任务繁重而简化个别环节。在民主推荐环节,对参与推荐人员的范围界定不够严谨,没有充分考虑到某些岗位的特殊性,导致推荐结果缺乏广泛代表性。在干部考察过程中,存在考察时间过短的情况,对干部的工作业绩、廉洁自律等情况了解不够深入,使得考察报告内容不够详实准确。在落实干部培养和监督机制上,虽然建立了干部培养计划,但在实施过程中,跟踪问效不够及时,部分干部参加培训后,没有对其培训成果转化情况进行有效评估,导致培养效果大打折扣。在干部监督方面,对干部“八小时之外”的监督手段有限,主要依靠群众举报,缺乏主动监督的有效措施。在应对选人用人新问题、新挑战时,创新能力不足。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涌现,对干部的专业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但在选拔任用这类专业干部时,缺乏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和选拔方法。
仅展示945字,全文共2079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