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纪委书记在2025年市委巡察问题线索集中交办会讲话
……(开头部分已省略170字)
一、深化思想认识,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扛牢整改责任
(一)深刻把握巡察整改的政治内涵。巡视巡察是党内监督的战略性制度安排,是党委(党组)履行全面监督职责的直接抓手。本轮巡察发现的137个面上问题、289条具体表现,表面看是工作作风、制度执行层面的短板,实质折射的是政治意识淡化、管党治党责任缺失的深层矛盾。比如,有的单位党组学习贯彻__关于本行业本领域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浮于表面,存在“学用两张皮”现象;有的“三重一大”事项决策走过场,主要领导“末位表态”制度形同虚设。这些问题警示我们,巡察整改绝不是简单的业务纠偏,而是检验“四个意识”的试金石,是践行“两个维护”的具体行动。各级党组织必须从政治上看待整改,把每个问题都当作政治必答题来对待,坚决防止“过关思想”“应付心态”。
(二)清醒认识问题线索的严峻性。本轮移交的42件问题线索中,涉及“一把手”和领导班子成员的占35%,反映工程建设、招投标、政府采购等重点领域的问题占48%,这充分暴露出权力监督制约机制仍存在明显漏洞。特别是个别单位连续两轮被巡察发现同类问题,如某局下属单位违规发放津补贴问题,2023年已作专项治理,本次巡察仍发现变相发放值班补助,说明整改存在“雨过地皮湿”现象。这些问题犹如定时炸弹,如果得不到彻底解决,必将严重损害政治生态,侵蚀_执政基础。我们必须以刮骨疗毒的决心,对移交线索逐件过筛、逐项销号,确保问题线索清仓见底。
(三)准确把握整改工作的时度效。当前正值“十四五”规划攻坚期,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越是在这个时候,越要发挥巡察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整改工作既要讲政治,也要讲方法论。要把握“时”的要求,对能够立即解决的立行立改,对需要长期整改的制定路线图,3个月内要取得阶段性成效;要把握“度”的平衡,既防止“新官不理旧账”,又避免“旧疾未愈又添新伤”;要把握“效”的标准,建立可量化、可评估的整改成效评价体系,坚决杜绝纸面整改、数字整改。
仅展示832字,全文共2942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