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交流材料:深学笃行《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精神 厉行节约服务“三农”
……(开头部分已省略532字)
二、紧密联系岗位职责,精准发力务求工作实效
作为农业技术工作者,贯彻落实《条例》精神必须紧密围绕主责主业,找准抓手,务求实效。在农业科研项目中,要精打细算追求效益最大化:通过严谨科学地优化试验方案设计,利用信息技术模拟预测减少无效试验;强化对仪器设备、试验田、种子种苗、农资、水电等资源的精细管理,建立并严格执行相关制度,推行共享机制;严控经费规范使用,确保科研资金精准投向核心攻关和成果转化,杜绝不必要的支出。在农技推广服务中,要提质增效力戒形式主义浪费:深入基层精准对接农民和新型经营主体的实际需求,提供“点单式”服务避免资源错配;大力创新推广模式,运用农技APP、短视频、直播、村级服务站等线上线下结合方式降低成本提高覆盖;重点推广节水灌溉、精准施肥、绿色防控、秸秆利用等节本增效技术,确保技术落地实效。在日常办公生活中,要从点滴入手培育节约新风尚:厉行办公资源节约,合理用电用水用纸推行无纸化;严格遵守公务规范,杜绝超标准支出;积极倡导并践行绿色出行、垃圾分类、“光盘行动”,将节约理念延伸到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
三、强化使命担当,争做表率贡献农技力量
贯彻《条例》精神,最终要落实到提升行动自觉和实际贡献上。我们必须强化作为农业资源守护者的责任担当,深刻认识自身在守护耕地、水、生物种质等战略资源安全中的特殊角色,将节约资源、反对浪费视为责无旁贷的使命。同时要不断提升以科技赋能节约的专业本领,持续学习钻研,掌握并创新研发如耐逆节水品种、智能灌溉装备、废弃物资源化等更高效、更节约、更环保的核心技术,将节约基因植入技术创新的全过程,为农业绿色发展提供强大支撑。此外,更要发挥引领示范的辐射效应,不仅自身成为践行《条例》的模范,更要当好宣传员和引导者,在田间地头、培训课堂、咨询服务中积极向广大农业生产者宣传节约理念,普及节约型农业技术模式,带动形成全社会节约集约的农业生产新风尚。
仅展示809字,全文共1566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