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市安全生产监管标准化工作体系现场视频推进会讲话
……(开头部分已省略173字)
一、肯定成绩、正视问题,深刻认识推进安全生产监管标准化的极端重要性
安全生产,重于泰山。它既是不可逾越的红线,也是保障发展的底线,更是关乎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生命线。市委、市政府始终将安全生产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近年来,我们着眼于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在全市范围内探索并大力推行安全生产监管标准化工作体系,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回顾前段工作,我们欣喜地看到,一个具有我市特色的安全生产治理模式正在加速形成。我们构建了覆盖事前、事中、事后的全链条监管体系,有力推动了安全生产管理模式从事后应急处置向事前风险防控的根本性转变。特别是“三个一”图册的建立,即绘制风险分布图、制定标准化检查清单、建立问题和整改台账,让我们的风险管控做到了“家底清晰、心中有数”;“四三二”措施的实化,即“四必查、三必看、两必核”,让我们的现场监管做到了“精准发力、有的放矢”;“四落实”机制的强化,即闭环整改、定期通报、警示约谈、严格追责,让我们的责任链条做到了“环环相扣、层层压实”。得益于这套体系的有效运行,今年上半年,截至6月底,全市各类生产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和,未发生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安全生产形势保持了总体稳定向好的态势。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市上下共同努力、狠抓落实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辛勤工作在全市安全生产战线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更要清醒地看到,我市安全生产的根基尚不稳固,风险隐患依然大量存在,工作中还面临着不少挑战和问题。一是思想认识的“温差”依然存在。部分单位和企业对标准化体系建设的认识还停留在表面,认为这是监管部门的事,与己无关,存在应付思想和“上热下冷”现象。二是体系运行的“落差”依然存在。一些地方和部门在推进过程中,存在重形式、轻实效的问题,“三个一”图册更新不及时,风险辨识不精准;“四三二”措施执行不到位,检查流于形式;“四落实”机制未形成真正的闭环,隐患整改“挂账销号”不彻底。三是本质安全的“逆差”依然存在。部分企业主体责任悬空,安全投入不足,技术装备老化,从业人员安全技能和应急处置能力不强,“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的局面尚未完全形成。特别是随着我市产业转型升级加速,新产业、新业态、新领域不断涌现,给我们的安全监管带来了新的、更大的挑战。
仅展示1001字,全文共3866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