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财政局2025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计划
……(开头部分已省略1080字)
(二)织密民生保障网络,绘就幸福城市底色。一是民生投入持续加力。上半年全市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稳定在80%以上,重点实施七大民生提升工程:教育均衡工程投入71亿元,新建改扩建学校58所;医疗提质工程安排15亿元,建成3个国家级区域医疗中心;养老普惠工程投入12亿元,实现社区养老服务站全覆盖;住房保障工程拨付34亿元,完成老旧小区改造320万平方米;就业促进工程支出19亿元,城镇新增就业25万人;文化惠民工程投入8亿元,实现城市书房街道全覆盖;乡村振兴工程安排33亿元,创建省级示范村120个。二是社会保障体系持续完善。构建三支柱社会保障体系:第一支柱夯实基本保障,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实现十九连涨,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提高至每月188元;第二支柱发展补充保险,试点财政补贴型商业健康保险,覆盖65万群众;第三支柱创新个人养老账户,财政给予税收递延优惠。残疾人两项补贴标准提高20%,建立支出型贫困家庭临时救助基金。
(三)深化财政体制改革,提升现代治理效能。一是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突破。纵深推进零基预算改革,构建四全预算管理体系:全口径编制政府预算,首次将158家事业单位全面纳入预算监管;全链条实施绩效管理,建立成本定额+产出标准双约束机制;全覆盖推进数字财政,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3.0版上线运行;全周期强化财政监督,开展重点领域专项检查12次,追回违规资金2.3亿元。二是市县财政体制改革深化。出台《市以下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方案》,重点实现三个转变:税收分成从比例分成转向增量共享,市县增值税留成比例提高5个百分点;转移支付从普惠分配转向绩效导向,建立高质量发展综合考评体系;共同事权支出从一刀切转向差异化,对脱贫县补助比例提高至90%。三是财会监督体系创新。构建三维立体监督格局:横向建立财政、审计、纪委监委等七部门联合监管机制;纵向实施市县乡三级联动检查;斜向引入第三方专业机构力量。创新运用智慧监督平台,开发票据智能稽核系统,实现重点资金流向全景可视。
仅展示857字,全文共3158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