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步法”助文稿校对不出错
……(开头部分已省略85字)
先对文稿整体“过”一遍,主要检查文稿总体是否符合规范,做到“三看”。
看文种是否使用准确。依据《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确认是否存在错用文种的情形。比如,要检查是否属于《条例》规定的法定公文种类,“总结”“要点”“方案”“计划”“实施细则”等不能直接作为公文文种使用;要注意“通知”与“通告”、“决议”与“决定”、“请示”与“报告”、“请示”与“函”不能混用,特别是不能重叠使用“请示报告”。
看标题是否准确规范。标题一旦出现错误,会严重影响公文权威性和公信力,必须慎之又慎。先对标题进行审核,有利于快速把握文稿的主题和内容。检查时,应先读大标题,后读小标题,确保大标题要素齐全,小标题序号不错乱、内容不重复、语法和文字无差错。
看格式是否符合标准。依据《党政机关公文格式》《标点符号用法》国家标准,重点查看公文各要素和格式是否规范,页面布局、段落间距排版是否规范,文章字体、数字、符号使用是否规范,文稿段首句末及承上启下的地方是否存在跳行漏字等问题。
第二步
逐字细校
从文稿第一个字开始到最后一个字,全部纳入校对范围,逐字逐句认真校对,确保无遗漏、零失误。
逢文必校。不能因为文稿篇幅短、字数少、内容简单就放松要求,经手的所有文稿都要坚持全要素审核,确保语言表述精练,人名、地名、时间、数字、引文等准确无误。
多人校对。如果校对自己起草的或已经看了多遍的文稿,往往容易陷入思维定式,一些错误不易察觉。因此应有两人或以上参与校对。最好采用唱校法,即一个人匀速大声朗读,另一个人集中精神,跟随朗读声音逐字校对,有问题的地方进行标注,这样能更好检查语句是否通顺、停顿是否得当、有无错字歧义等。比如,我们的一篇文稿中,“全力推进‘一家一护’家庭养老服务提能工程”中的“一家一护”错写成“一家一户”、“涂附磨具产业”错写成“涂附模具产业”等,就是在多人校对中发现的。
仅展示774字,全文共1631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