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县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深化规范行动动员部署会讲话
……(开头部分已省略365字)
一、站位全局,锚定方位,深刻把握“三资”清源固本的战略意义与攻坚指向
“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农村集体“三资”作为支撑乡村发展最基础的要素禀赋,其管理效能直接关乎党执政根基的稳固、乡村治理的成败与农民福祉的厚薄。__以来,全县上下协同攻坚,“三资”管理在制度框架构建、产权关系明晰等方面取得阶段性进展,为高质量发展打下一定基础。然而,我们更需高度警醒,对标_“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的总要求,审视“三农”发展新形势与新挑战,我县“三资”领域沉疴积弊依旧凸显,已成为制约乡村振兴纵深推进的显性障碍。其深层矛盾集中表现为权责失据、程序失范、监管失灵三大关键瓶颈,亟需从政治高度与全局维度彻底纠偏。
(一)权责明晰:筑牢产权基石,厘清治理边。权属界定不清、主体责任模糊是“三资”乱象频发的总根源。其危害在于侵蚀集体利益公平分配的基础,动摇村民自治运转的秩序,必须作为治本之策优先破解。一要彻底清查确权。运用现代测绘、信息手段,对集体各类资源性资产(土地、林地、水域等)、经营性资产(厂房设备等)、非经营性资产及资金债务实施全域核查、精准测绘、逐项登记,建立统一、权威、动态更新的“三资”底数数据库与空间矢量图,确保资产类别清晰、数量精确、空间定位无死角,为权属界定提供不可辩驳的物证基础与数据支撑。二要精细权属界定。严格遵循法规与集体决议,历史遗留问题尊重事实与村民公意,无争议资产加速颁发统一权证,争议资产依法依规妥善化解权属争端,确保资源资产在法律层面与村民认知层面实现“户有所属、权有其主”的清晰归属格局,为后续盘活运营奠定无争议的法治基石。三要压实主体权责。全面梳理村级组织、村务监督委员会及乡镇经管部门在“三资”管理全链条中的法定权责清单与履职负面清单,建立健全村级组织内部管理职责与乡镇政府监管职责的刚性约束机制,严禁职能错位、责任悬空,确保每一项资产、每一笔资金都有明确的管理主体与责任主体,实现管理责任刚性落地无死角。
仅展示846字,全文共6973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