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三不”机制整治违反_八项规定精神问题调研报告
……(开头部分已省略563字)
二、调研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不论是从上级纪委通报的基层“微腐败”案件来看,还是xxx纪委查处的案件来看,还存在吃拿卡要、虚报冒领、优亲厚友等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不愿接受反腐倡廉教育,廉洁自律弦绷得不紧。在企业开展的反腐倡廉教育中,有的基层单位干部存在凑付应付的心态,不走心不入脑,没有从正面典型中吸取力量,没有从反面典型中引以为戒,加之受年龄、文化水平、党性修养、自身素质的局限,往往自警自律意识较差、法律意识淡薄。
(二)监督机制不够完善,监管触角延伸不到位。企业对基层单位干部的监督管控,往往侧重于班子成员等“关键少数”。基层单位中层干部的监督管理权限重点在基层单位,而基层单位认为只要他们能够完成本职工作就行,倚重多、监督少,导致监管体系不健全,管控手段不多,难以对他们形成有效制约。他们也认为自己不是大官,犯不了多大错误,导致任性用权。
(三)面临的诱惑多,不能正确规范使用手中的权力。基层单位干部特别是有物资采购、产品销售、资金支付权力的干部,从事具体业务往来,有时需要与社会上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难免面临物资和金钱的诱惑,加之存在认为“吃点喝点”没啥的错误思想,在诱惑和失衡心理的驱使下,必将导致违规违纪,最终滑向犯罪的深渊。
(四)惩治的力度不够大,存在侥幸冒险心理。对发现的个别区队克扣职工奖金、私设“小金库”等行为,没有一追到底,一查到底。导致基层干部存在侥幸冒险心理,没有了底线,触碰了红线。
仅展示648字,全文共3274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