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区县青年干部培养工作情况报告
……(开头部分已省略1183字)
(二)多管齐下“育”,锻造担当作为“铁肩膀”。一是理论铸魂,筑牢思想根基“压舱石”。以_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构建“党校主阵地+云端微课堂+实践大讲堂”三位一体教育体系。强化党校主责。依托县委党校举办“青干铸魂班”16期,开发“红色研学”“案例复盘”等特色课程,组织年轻干部赴井冈山、红旗渠等党性教育基地开展沉浸式教学,参训率达100%。创新云端赋能。打造“青年干部在线学习平台”,上线“乡村振兴政策解读”“基层矛盾调解技巧”等微课程156个,累计学习时长超1.2万小时。深化专题研讨。围绕县域发展堵点开展“头脑风暴”,组织招商引资、产业链升级等专题研讨会42场,形成高质量调研报告65篇,其中8篇获市级领导批示。二是导师帮带,铺设成长成才“快车道”。针对年轻干部“本领恐慌”问题,构建“3+1”帮带体系(1名班子成员+1名业务骨干+1名老支书结对1名新干部)。量身定制培养方案。根据干部专业背景和发展潜力,制定“政治历练+专业训练+实践锻炼”个性化成长路径,累计为286名年轻干部配备导师团。实施“青蓝接力”工程。开展“老乡镇传经”系列活动,组织退二线科级干部成立“智囊团”,通过“田间课堂”“案例剖析”等方式传授群众工作法,帮助年轻干部破解“不会干”难题。建立动态评估机制。每季度召开帮带成果答辩会,对帮带效果进行量化评分,2024年评选优秀导师35名,推动年轻干部独立承办重大项目能力提升60%以上。三是一线淬炼,打造攻坚克难“主力军”。坚持“干部到一线去、能力从一线来”的培养理念,构建“四类战场”实践平台。构建乡村振兴主战场。选派155名干部担任驻村第一书记,推动实施集体经济项目73个,培育省级示范合作社12家。构建项目建设主阵地。组建“青年攻坚队”入驻高铁新区、化工园区等建设一线,推动36个重点项目提前完成节点目标。构建信访维稳主考场。安排130名干部参与积案化解,创新“圆桌议事会”“民情夜访”等机制,信访总量同比下降28%。构建改革创新试验田。鼓励干部领衔“微改革”项目,2024年涌现出“智慧网格治理”“农村产权交易数字化”等省级试点案例9个。
仅展示901字,全文共3115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