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有企业关于纠治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调研报告
……(开头部分已省略381字)
二、国有企业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主要表现
(一)履职尽责意识不强。有的管理人员作风散漫,纪律松弛,不担当不作为,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有的甚至“不撞钟”。工作落实在口号上,决心停留在嘴巴上,没有真正沉入基层单位;面对接续紧张的局面,畏难发愁,缺乏一股拼劲,下基层调研次数少,提出的对策建议不符合实际,没有给基层单位解决实际困难。
(二)工作落实执行力较弱。在日常工作推进中,有的管理人员干工作等部署、等安排,推一推动一动,甚至推了也不动;有的推诿扯皮、拖沓低效,遇到难题“绕道走”,任务进展缓慢,缺乏主动作为、攻坚克难的锐气。有的落实工作层层加码,文山会海屡禁不止;有的作风不真,报送数据不真实、会计信息失真、成本核算混乱;推进情况不明,决心大,表态多、行动少,搞形式、走过场、做虚功。
(三)服务基层意识不到位。有的机关部室及管理人员只注重“硬管理”“硬处罚”,不注重服务、指导、沟通和协调,现场帮扶不及时,正常业务拖延不办,简单问题复杂处理,特别是对于多部门协同业务,推诿扯皮、敷衍塞责。有的机关部门和服务单位“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问题仍然存在,措施签批、费用报销、社保办理、合同审批、后勤保障、洗选销售等方面,不能一次性指出存在的问题,三番五次跑路还办不成,导致工作效率低下。
(四)业务工作不够严谨细致。有的管理人员抓工作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缺乏迎难而上、动真碰硬的斗争意识;有的因循守旧,固步自封,心存顾虑、求稳怕乱,开拓精神、改革精神、创新精神不足;有的管理人员不注重学习,不钻研业务,专业人干不了专业事,专业人尽不到专业责,规程、措施及细则等一问三不知,简单的图纸资料不会绘制,现场管理一塌糊涂,上级检查手忙脚乱,各类看不到、想不到、管不到的问题频出。
仅展示774字,全文共2123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