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县科技局派驻纪检监察组三年来工作总结
……(开头部分已省略1258字)
二、以精准监督为抓手,筑牢权力运行“防火墙”。科技系统涉及项目审批、资金管理、成果转化等关键领域,廉政风险点多面广。三年来,我坚持“带着问题去、盯着问题改”,通过“蹲点式”调研、“穿透式”监督、“清单式”整改,推动权力规范运行。一是深挖细查风险点。2022年下半年,我带领组员用3个月时间对驻在单位权力运行流程进行全面梳理,重点排查科技项目申报、评审、验收,科技奖励评定,科研经费管理等6大类21个环节的风险点。在走访县科创中心时,有企业负责人反映:“个别评审专家与企业老板很熟,会不会打‘人情分’?”这一问题引起我们高度重视。随后,我们调取近3年32个科技项目评审资料,比对专家与企业关联信息,发现2名专家存在“既是评委又是项目合作方”的情况,立即建议党组调整专家库,将“近三年与企业有技术合作”纳入回避范围,并出台《科技评审专家动态管理办法》,每年更新20%专家库成员。二是抓早抓小防微杜渐。坚持“严管就是厚爱”,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咬耳扯袖”。2023年6月,在核查某企业投诉“科技补贴发放慢”问题时,发现相关科室工作人员因忙于其他事务,将3家企业的申请材料积压半个月未处理。考虑到未造成严重后果,我们对该科室负责人进行谈话提醒,并推动建立“首问负责+限时办结”制度,明确“材料齐全后5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核、10个工作日内兑付资金”。此后,企业补贴发放准时率从85%提升至100%,2024年企业满意度测评中,“服务效率”指标得分92.6分,较2022年提高15个百分点。三是科技赋能提升质效。针对科技项目数量多、资金体量大、监管难度高的特点,推动驻在单位开发“科技项目管理平台”,将申报、评审、验收全流程线上运行,嵌入“红黄绿”三色预警模块(红色为超期未办、黄色为材料不全、绿色为正常推进)。我牵头制定《平台使用监督细则》,每季度抽查平台数据,2025年1月发现某乡镇科技特派员项目进度显示“已完成”,但实地核查发现试验田作物长势未达预期。经查,项目负责人虚报进度套取部分资金,最终被追回违规所得并全县通报。该平台的运行使项目监管效率提升60%,近一年来未发生同类问题。
仅展示911字,全文共4022字